大连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自2002年设立以来,已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交叉优势,以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为导向,注重艺术与技术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和市场敏感度的复合型设计人才。近年来,专业建设成果显著,2018年被评为“大连大学A档专业”,2021年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
在培养模式上,专业采用学分制教学管理和学业导师制,实行“强化工程基础、强化创新实践、强化交叉融合”的三维培养体系。学生需系统掌握设计学、机械学、材料学、计算机应用等跨学科知识,并通过项目式学习提升设计表现、策划与管理能力。核心课程包括产品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人机工程学等。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美术基础,入学后需加试美术,未达标者将转入其他专业。
专业实践体系尤为突出,拥有3D打印实验室、CAID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并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年级交叉共建工作室和优秀本科生领学计划,学生年均参与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率高达200%,近五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超100项。例如,学生作品常在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奖项,部分成果已转化为专利或实际产品。
师资方面,专业教研室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其中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团队主持完成省级教改项目20余项,出版教材15部,获授权专利30余项。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例如在高端装备制造设计领域,结合大连市产业集群需求开发真实项目案例,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就业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主要流向科技创新企业、汽车制造业及设计机构,从事产品创新设计、交互设计、设计管理等工作。部分优秀校友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如北京申创世纪设计总监赵元绍、上汽集团资深UX设计师黄凯等。此外,约20%毕业生选择深造,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设计学或机械工程相关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