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的深厚学科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培养特色与资源优势。该专业以“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为指导思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研发、成型加工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性课程设计、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撑以及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该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多维度的成长路径,在地方经济发展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聚焦高分子材料合成、塑料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三大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为理论基石,通过聚合物成型加工、高聚物合成工艺学等专业课程强化实践应用。尤其注重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交叉融合,使学生不仅能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技术,还能熟练运用现代仪器设备进行创新性实验设计,适应能源、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多元化需求。
学科资源方面,学院拥有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光电与能源环境材料重点实验室等12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为高分子材料研究提供设备总值超1亿元的硬件支持。师资队伍中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其研究领域涵盖能源催化、OLED发光材料等前沿方向。学生可参与生物质石墨烯宏量制备等产业化项目,或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等赛事提升创新能力。
就业前景方面,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升学率达35%,就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0%左右。职业发展路径包括:
- 进入石油化工、新能源材料企业从事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
- 在科研院所进行功能高分子材料或环境替代性材料研究
- 通过双学士学位项目(如应用化学-光电信息复合培养)实现跨领域发展
- 依托学院对俄合作优势,拓展国际化的材料产业合作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特别强调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化学相关专业中不低于50%的学生可进入本硕连读通道,为学术深造提供绿色通道。在课程设置中,《化学实验安全》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通过生产实习(10-20周)和毕业论文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