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内航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其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凭借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与行业深度对接的实践模式,已成为培养航空维修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阵地。该专业依托航空维修工程学院的优质资源,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实操训练的全链路培养框架,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超过97%,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军队维修单位等头部企业形成稳定人才输送通道。
在专业课程体系方面,课程设计紧密围绕航空维修核心能力需求展开。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航空发动机系统与维修等核心课程覆盖飞机结构、动力、电气三大系统,配合航空器维修基本技能实训、航线维护放行与记录实训等实践环节,形成"理论-模拟-实操"三层递进培养路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航空维修手册查询专项训练,该环节直接对接国际通行的ATA规范,培养学生标准化作业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快速适应波音、空客等主流机型的维护需求。
实训资源配置凸显校企协同育人优势。学院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和西安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配置涵盖从活塞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的全系列教具。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
- 200小时基础钳工与钣金技能训练
- 航空电子线路标准施工认证
- 发动机拆装调试综合考核
- 复合材料修理技术实操通过CCAR-147部认证的工程技术培训中心,学生可考取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实现学历教育与行业资质无缝衔接。
就业竞争力构建源于精准的岗位对接机制。专业面向飞机航线维护、航空发动机维修等核心岗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2工厂、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等建立定向培养计划。2025届毕业生数据显示,52%进入航空制造企业从事机体修理,38%服务于民航维修单位,另有10%选择专升本继续深造。典型案例包括21级学生王浩楠通过产教融合班培训,入职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承担A330机队定检工作。
师资团队建设体现"双师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领衔的34名双师素质教师,其中二级教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全部教师具备航空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团队主持建设的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整合了波音737NG维修工卡、C919装配工艺等前沿技术资料,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迭代同步更新。
该专业在技能竞赛领域展现突出实力,2023年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赛项一等奖,参赛团队在涡桨5发动机高压燃油泵拆装、航空紧固件保险等模块的实操得分率达92.3%,印证了教学成果的实践转化效能。这种"以赛促教"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在复杂故障诊断、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