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于2022年4月正式成立数据科学学院,作为学校"十四五"规划中"数字+"战略的重要布局。该学院下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自2022年秋季首次招生以来,致力于培养具备数据思维和多学科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宣言》重点推进的交叉融合专业,该专业通过跨学科培养模式和沉浸式实训体系,构建了符合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
在专业定位上,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以管理学学士学位为支撑,融合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经济学五大领域的核心知识。这种跨维度知识架构打破了传统学科壁垒,例如在商业分析课程中同步嵌入Python编程教学,在数据挖掘课程中融入经济学模型应用。专业特别强调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技术能力的递进式培养,通过"理论-工具-场景"三层教学体系,使学生既能掌握Hadoop、Spark等技术工具,又能运用商业智能(BI)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大特色:
- 实验实训中心集群化:已建成专业基础实训室,规划建设包含人工智能实验室、商业分析实验室、云计算与区块链实验室的复合型实训矩阵
- 校企双轨培养机制:引入企业真实数据案例,例如蔡钺副院长主导的BI与中台开发项目,将政府认证的发明专利转化为教学素材
- 竞赛驱动创新:依托马建忠教授团队指导的数学建模竞赛经验,构建"课赛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师资队伍构成体现双师型特征,80%以上教师拥有海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学位,并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经验。周渊教授团队在非线性动力系统和随机控制领域发表的11篇JCR一区论文,为数据科学理论教学提供前沿支撑;冯筱林副教授将20余年数字信号处理研发经验转化为EDA技术课程中的经典案例。这种学术科研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耦合,确保了教学内容始终对接技术前沿。
人才培养成果已形成多元出口格局,毕业生可在政府机构从事大数据治理,在金融机构进行量化分析,或通过考研深造进入人工智能等延伸领域。学院通过"达尔文社区"定期开展的考研考公培训,以及路万忠博士主导的统计建模工作坊,持续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这种"专业基础+数字技能+管理思维"的三维培养模式,正逐步成为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范。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