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师范学院化学专业以理学为学科门类,致力于培养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其课程体系涵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核心课程,并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该专业通过化学教学论与化学工程基础等特色课程,强化学生从理论到应用的全链条能力,毕业生可从事教育、科研及相关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学院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连续性,展现了专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围绕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两大维度展开:
- 主干学科:以化学为核心,构建包含无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等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强调动手能力培养;
- 进阶课程:包括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等深化课程,衔接化学工程基础,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
- 教学特色:通过化学教学论课程,系统训练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实践环节与创新能力
专业实践教学通过以下路径实现产学研结合:
- 生产实习:安排10-20周的企业或科研机构实习,提升技术转化能力;
- 毕业论文:要求独立完成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培养科研思维;
- 创新平台:疫情期间采用线下+线上同步授课模式,保障未返校学生实验课程参与度,例如通过腾讯会议直播实验操作并开展云端研讨。
师资力量与教学支持
化学系教师团队兼具学术深度与教学经验:
- 韩红斐等教师通过心理疏导与个性化学习方案,解决学生疫情期间的学业焦虑;
- 教学督导组注重课程思政融入,例如在理论课中结合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社会热点,激发学生专业使命感;
- 学院提供化学工程制图等跨学科课程资源,支持学生向材料科学、环境工程等领域拓展。
招生要求与职业发展
化学专业在招生中明确要求物理+化学的选考组合(以河北为例),凸显对理科素养的重视。毕业生主要流向:
- 教育领域:约60%进入中学或高校从事化学教学;
- 科研院所:约25%参与分析检测、药物合成等应用研究;
- 行业企业:约15%就职于化工、环保类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或质量管理。
通过37年办学积淀,太原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已形成“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育人特色,其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衔接,为山西省乃至全国输送了大量复合型化学人才。未来,随着新工科与师范认证的推进,该专业有望进一步优化学科交叉培养路径,提升区域影响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