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以三年制高职教育为主,聚焦制造业技术人才培养,强调材料成型工艺与智能控制技术的实践结合。该专业面向区域制造业需求,构建了覆盖铸造、锻压、热处理等核心工艺的课程体系,同时融入增材制造(3D打印)和数字化设计等新兴技术,形成“理论+实训+认证”的多维培养路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服务于模具开发、智能制造、质量检测等领域,成为具备工艺优化能力和设备运维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以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为基础,延伸至材料成型检测技术、逆向工程技术等核心课程。例如,《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课程结合工业机器人应用,培养学生操作智能成型生产线的能力;《材料成型过程数值模拟》则通过ANSYS、DEFORM等仿真软件,强化工艺参数优化技能。实践环节设置金工实习、模具拆装与调试等实训项目,并依托富士康、海信科龙模具公司等校企合作基地,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
培养模式上,该专业突出产教协同育人理念。学生可参与全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赛等竞赛,或通过校企联合课题积累项目经验。例如,三维造型与数值模拟实训要求学生完成从建模到成型的全流程操作,强化数字化设计能力。此外,学院推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焊工证、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方向主要分为技术岗与管理岗两类。前者包括模具设计工程师、成型工艺师等职位,涉及注塑模具开发、焊接缺陷智能检测等具体工作;后者涵盖生产调度、质量控制管理等岗位。毕业生可进入装备制造类企业从事设备操作与维护,或投身3D打印服务商参与航天轻量化部件制造等项目。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较高,珠三角制造业集群为其提供充足岗位资源。
技能认证体系是专业培养的重要支撑。除基础证书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外,学生需根据职业方向选择专项资质,例如模具设计师认证或增材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证书。学院还与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合作,提供行业认可的资格考评通道,助力学生实现从“技能型”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型。
对考生而言,报考需关注两大核心要素:一是选考科目要求,该专业在广东专科批招生中首选历史或物理均可,再选科目不限;二是职业适配性,建议动手能力强、对机械设计与材料加工感兴趣的学生优先选择。学习期间需重点提升AutoCAD、UG等软件操作水平,并积极参与逆向工程实训等实践环节,为进入汽车覆盖件冲压、航空材料成型等高端领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