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俄边境线上唯一省属本科院校,黑河学院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立足点,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设立以来,通过持续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师资配置、推进师范认证等方式,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当前,人文传媒学院正将师范专业认证列为2025年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以认证标准倒逼教学改革,凸显专业建设的系统性与规范性。
师范专业认证是该专业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在2025年2月的专题推进会议上,院长王永明确提出认证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要求全体教师以“啃骨头”的攻坚态度落实问题清单责任制。通过对照认证标准,学院正逐项细化课程评价、师资配备、实践环节等指标,重点解决教学资源整合不足、实践基地利用率不均衡等问题。这种以评促建的机制,既强化了教师对教育理念更新的重视,也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三全育人”理念,构建了文学素养与教育技能双线并行的培养路径。核心课程包括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10余门主干课程,同时设置30余门选修课形成“基础+拓展+职业”的模块化课程群。实践教学环节尤为突出:
- 依托黑河学院附属小学开展顶岗支教
- 定期举办教师技能大赛、诗歌朗诵比赛
- 设置专业见习与教育研习双轨实践这种“课堂+赛事+基地”的立体化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文本解读、教学设计等核心能力得到系统训练。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有专任教师10人中,包含教授2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30%,其中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1人、省级5人。教师团队通过“青蓝工程”实现传帮带,在读博士教师参与省级教研课题的比例超过60%。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学院与俄罗斯高校建立的联合教研机制,为课程融入跨文化交际元素提供了学术支持,这与专业培养国际视野的目标高度契合。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在基础教育、文化传播、行政文秘等领域均有良好发展。近三年数据显示:
- 约45%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
- 20%任职于新闻媒体机构
- 15%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随着师范认证工作的推进,专业在东北地区基础教育领域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学院通过建立校友联络平台、优化就业指导服务,帮助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保持竞争力,真正实现“毕业即上岗,上岗即胜任”的培养承诺。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