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攀枝花学院于2025年开设的该专业,以管理学与数据科学深度融合为特色,致力于培养既能理解商业逻辑、又掌握技术工具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覆盖从基础编程到行业场景应用的完整链条,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具备数据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一、以管理学科为基底的培养体系
该专业以管理学为核心理论框架,融入经济金融知识,构建了跨学科知识体系。学生需掌握Python程序设计、数据挖掘、文本分析等工具,同时学习多元统计分析和经济管理数量分析实现方法,形成“管理决策+技术实现”的双重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解读业务需求,又能通过Hadoop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智能制造、金融风控等场景中完成数据分析与策略优化。
二、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支撑
- 校企协同育人:与深圳希施玛、北京华育兴业共建实验室,引入真实行业数据案例,例如金融大数据分析与物流供应链优化项目。
- 科研平台赋能:依托攀枝花市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和ICT产教融合基地,开展钒钛资源开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横向课题研究。
- 双师型师资团队:专业教师中25%具有博士学位,56%拥有行业经历,企业兼职教师占比达15%,确保教学与产业需求同步。
三、多维度的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实现价值转化:
- 技术应用层:在IT公司从事数据建模与可视化,或在金融机构完成信贷风险评估与投资策略制定。
- 行业赋能层:参与医疗机构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或为制造企业提供供应链优化方案。
- 公共治理层:进入政府部门从事应急管理数据分析或社会调查统计,推动智慧政务建设。此外,超30%的毕业生选择攻读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人工智能等硕士专业,升学方向覆盖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学等12个领域。
该专业通过“理论-工具-场景”三维能力塑造,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锚定在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关键节点。随着攀枝花学院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推进,其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将持续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注入创新动能。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