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西省重点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育基地,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依托赣州新能源汽车城的区位优势,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列为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战略布局,构建了涵盖车辆关键技术、信息交互技术、基础支撑技术的“三横两纵”技术架构培养体系,通过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模式,为行业输送具备智能传感器调试、车联网系统开发、智能驾驶测试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该专业实施“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三段式架构。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汽车电工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汽车构造与原理等,着重夯实学生的机械设计与编程基础。核心课程突出智能网联汽车底盘线控技术、智能传感器应用与检测、车联网技术与应用等前沿内容,采用模块化项目教学,例如在环境感知综合实训室中完成激光雷达标定、毫米波雷达参数调试等典型任务。实践环节设置智能座舱系统装配、无人驾驶模拟测试等12个专项实训,学生需通过1+X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证书考核,确保技能水平符合行业标准。
校企合作方面,学院与比亚迪、宇通客车、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形成“双主体”育人机制。通过订单班培养,学生在企业真实场景中参与智能网联客车路测数据采集、ADAS系统标定等项目,近三年毕业生在合作企业的就业率达100%。特别建立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测试评价产教融合共同体,整合了道路应用实训室、车载网络实验室等3个高水平实训平台,可模拟复杂交通场景下的V2X通信测试,使教学设备与产业技术迭代保持同步。
师资团队建设呈现“双师引领、学科交叉”特征,拥有5名省级双师型教师,其中2人具备副高职称。团队成员专业背景覆盖计算机算法、车辆工程、机械自动化三大领域,主持完成教育部“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1项,开发的《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获评2024年赣州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过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教师团队定期参与德国AHK认证培训,将模块化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融入课堂,实现教学标准与欧盟汽车机电一体化标准接轨。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胜任智能汽车测试工程师(首岗年薪8-12万元)、车联网系统运维师、无人驾驶算法助理工程师等岗位。行业数据显示,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缺口达20万人/年,该专业通过“岗课赛证”融通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大赛、世界技能大赛江西选拔赛等赛事,近三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一等奖5项,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比亚迪智能驾驶研究院等研发机构,职业晋升通道覆盖技术主管→项目总监→技术专家的全生命周期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