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立足地方需求,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师范学院的优质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既包含传统语言文学基础,又融合现代教育技能训练,同时注重思政教育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通过工学交替培养机制和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真实教学场景,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明确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导向,强调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学生需掌握扎实的汉语知识,并通过阅读鉴赏、写作沟通等核心能力训练,成为能够胜任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专业还特别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通过“四位一体”育人理念(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打造具备“一专多能”特质的师资队伍。
课程设置方面,专业构建了“文学+教育+技能”的立体化体系:
- 核心课程:包括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等理论课程,夯实学科基础;
- 技能实训: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微格教学实训、普通话模拟测试等实践环节,强化教学能力;
- 特色拓展:融入地方文化研究与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
实习与就业支持体系是专业的另一大亮点。学院与80多家中小学、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提供支教、顶岗实习等机会,学生可参与井冈山红色支教、商丘乡村教育支援等项目,积累一线教学经验。就业方向涵盖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文化宣传等领域,毕业生因“厚基础、强技能”的特点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近年平均就业率超95%。
师资与硬件资源配置同样突出。专业所属的师范学院拥有49名教职工,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6人、研究生学历教师3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5%。校内建有虚拟现实智能英语实训室、云平台微格教学实训室等现代化设施,并与校外实训基地形成联动,确保教学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此外,学校奖助贷体系完善,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励志助学金及勤工助学岗位,减轻经济负担。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