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研究生院作为全国创立最早的省级党校教育机构之一,依托其深厚的红色基因与学术积淀,形成了以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为核心的学科体系,致力于培养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自2002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来,该校累计培养了近千名研究生,其中多数已成为党政机关、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其教育模式以党校姓党为根本原则,将党性教育与学术研究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理论研习、政策分析、实践调研的全链条培养机制。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的前身可追溯至1946年成立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党校,历经多次整合,特别是2018年合并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等六家单位后,形成了“一校两院”的办学格局。研究生教育始于2002年,最初以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特色学科为基础,逐步扩展至包含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学科体系。其办学定位聚焦于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大局,打造省级理论建设基地与新型高端智库,为地方发展输送兼具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科体系与师资力量
该校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布局以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为支柱,其中前两者于2010年被列为辽宁省“优势和特色学科”。师资队伍包含38名教授、58名副教授,其中国家级人才包括4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名省优秀专家,并聘任了多位党政领导干部和知名学者担任兼职导师。教研团队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例如1人任国家级学术团体副会长,10人任省级学术团体副会长,形成了以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结合为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
培养模式与课程特色
研究生培养实行双轨制教育,区分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类人才:
- 学术型硕士侧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与理论创新,核心课程包括: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研究》
- 《中共党史党建专题》
- 专业型硕士(MPA)聚焦公共政策分析与治理能力提升,开设《公共管理前沿》《政府绩效评估》等实务课程。
所有培养环节贯穿党性锻炼熔炉理念,要求研究生参与基层调研、政策咨询项目,并定期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近五年,研究生主持或参与的省级以上课题占比超30%,研究成果多次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招生选拔与资源支撑
招生方向涵盖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7个二级学科,报考流程为:
- 网上提交学历证明与研究计划
- 参加全国统考与校方自主命题的专业综合测试
- 通过政治审查与学术潜力评估
学校配备25个教研教辅部门,拥有12.5万平方米教学建筑面积与超过50万册专业藏书,主办《党政干部学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等学术平台,为研究生提供论文发表与学术交流渠道。此外,与中央党校、国内重点高校建立的联合培养机制,进一步拓展了学术资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