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财经大学的绘画专业自2011年正式招生以来,依托财经类院校的跨学科优势,逐步形成了以国画和油画为核心方向的专业体系。作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通过融合西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和现代艺术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与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强调艺商融合的教育模式。其课程设置涵盖传统技法与当代艺术探索,师资队伍中不乏国内外知名画家和学术领军人物,为学生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市场适应力的培养路径。
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
绘画专业下设国画和油画两个方向,课程设置既保留传统艺术精髓,又融入现代技术应用。
- 国画方向课程包括工笔花鸟、岩彩画技法研究、写意山水等,注重对传统笔墨语言和敦煌壁画技法的传承;
- 油画方向则开设素描创作、综合绘画材料研究等课程,强调对造型基础与多元媒介的探索。
两方向均开设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等理论课程,并通过影像技术、传统壁画技法等跨学科内容强化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与特色
该专业以“艺商融合”为核心理念,培养目标明确指向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学中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特色培养:
- 实践导向:设置写生、创作、综合材料研究等课程,结合敦煌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地域文化研究;
- 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全国美展、国际学术邀请展,教师团队中多人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 学科交叉:与设计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开设西部民族民间美术等特色课程,强化艺术与商业思维的结合。
师资力量与学术资源
教师团队由13名专任教师构成,其中高级职称占比69%,包含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等领军人才。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出版专著15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项3项。教学设施方面拥有顶光画室、壁画创作实验室等14个专业实验室,以及西北中国画研究院等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从临摹到创作的完整支持体系。
就业前景与社会影响
毕业生可在美术教育、艺术创作、文化管理等领域发展,就业方向涵盖中小学美术教师、画廊策展人、文创产业从业者等。专业建设紧密对接甘肃地方文化发展需求,通过非遗传承人进课堂、公共艺术项目实践等模式,强化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数据显示,教师作品在日本、法国等国家展出,学生作品多次入选省级以上展览,显示出专业培养的市场认可度与艺术影响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