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自2005年创办以来,始终立足西部区域发展需求,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支撑,依托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优势,成为甘肃省首个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也是西北四省唯一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完整学科体系的院校。该专业通过融合现代测绘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技术,构建了"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创新应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铁路交通、国土规划、生态保护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5%以上。
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彰显核心竞争力。学院拥有83%的博士教师比例,其中包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5人次,省级拔尖人才16人次。依托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3个省级科研平台,形成以"卫星定位技术""遥感图像智能处理"为代表的前沿研究方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院主办的JGSA国际期刊被EI、ESCI等顶级数据库收录,标志着学术影响力达到国际水准。
实践教学体系突破传统培养框架:
- 实验室集群建设:配备价值超400万元的工程测量实验室,涵盖全站仪、无人机动态测量系统等50多台套设备
- 校企协同机制:与中铁、中交等世界500强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兰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被认定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 国际培养通道:开设"2+2"联合培养项目,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实现学分互认,近36.5%教师具有海外访学经历。
课程体系设计突出行业需求导向,核心课程包括:
- 空间数据采集类:测量学、卫星定位技术、数字测图
- 智能分析类:遥感原理与应用、摄影测量学、模式识别
- 工程实践类:铁路选线设计、控制测量实习(240学时)其中Visual Fortran程序设计课程独具特色,培养学生开发测绘专用软件的能力,这种将传统测绘与编程技术深度融合的课程设置,使毕业生在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更具竞争力。
就业质量与行业贡献形成良性循环。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国家重大工程: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的核心测量团队
- 高新技术企业:华测导航、航天宏图等上市企业的技术研发岗位
- 科研院所:中科院遥感所、地理国情监测中心等机构的科研岗位典型案例包括2012届校友锁旭宏,其研发的沉管隧道免精调测控技术为国家节省1.65亿元建设资金,该成果获评"中国交通建设十大科技创新"。
在新时代"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该专业正加速推进北斗导航应用、实景三维建模等方向的技术突破。通过建设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省级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学院构建起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体系,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真正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这种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的培养模式,使其成为西部测绘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