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立足长三角区域发展需求,以培养兼具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作为2005年设立的本科专业,其前身为对外汉语,2012年更名后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形成了覆盖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三大领域的知识架构。依托外国语学院的教学资源,该专业通过双语教学和留学生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能够适应多元文化环境下的教学与传播工作。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构建了"语言基础+文化认知+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框架。核心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语言类必修课,同时融入中国文化概论、英美文学经典导读等跨文化课程。实践环节通过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和语法与语法教学等课程,系统训练学生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英语课程占比达30%,包含英语视听说、英汉翻译等模块,确保毕业生具备双语言优势。
师资力量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现有专职教师中,郑庆君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曾主导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建设,推动汉语进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教学团队包括3位博士、2位副教授及多名具有海外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形成"教授领衔+骨干支撑+实践导师"的多层次结构。团队主持的省级教学团队和教改项目达10余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教研成果直接反哺课堂教学。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发展路径。毕业生可在国内外学校从事汉语教学,或在外事部门、文化传播机构担任跨文化交流使者。数据显示,近年部分毕业生进入孔子学院任教,另有20%选择在长三角地区的国际学校及语言培训机构发展。学校与79家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合作,提供从课堂教学到企业实习的贯通式培养,2023年该专业就业率位列全校文科类专业前三。
民办院校属性带来17000元/年的学费标准,虽高于公办院校,但学校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和企业奖学金减轻学生负担。教学设施方面,113个校内实验室和40万册电子图书资源,配合智慧教室、微格实训室等现代化设备,为语言教学与跨文化模拟训练提供硬件支撑。正在推进的教师博士引进计划将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2025年招聘方案显示,具有海外背景的教师比例将提升至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