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聚星数字经济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质量管理工程(环境质量管理方向)聚焦国家"质量强国"战略需求,依托海南自贸港区位优势,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注册质量工程师缺口达52万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培养能在环境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三大领域开展质量管控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既掌握国际通行的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又具备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进行质量优化的实战能力。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专业采用"三层次能力转化"模型:
- 基础理论层开设《质量统计学》《国际标准化》等核心课程,夯实学生对SPC(统计过程控制)等工具的理解
- 技能提升层设置《环境管理体系》《服务质量管理》等实务课程,通过海南华安金电子等企业的真实项目导入教学
- 创新应用层依托占地1400㎡的质量管理工程综合实训室,开展跨境电商产品质量检测、旅游服务标准化等区域性特色实训
校企合作机制呈现"三维立体化"特征:
- 师资共建方面,12名双师型教师中83%具有企业背景,同时引入海马汽车等企业高管担任职业导师
- 课程开发实施"模块化重构",将汽车零部件检测、酒店服务质量评估等岗位任务转化为教学案例
- 实践载体形成"3+5+N"布局,即3个校内实验室、5个深度合作企业和N个自贸港建设项目实践点
专业建设数据凸显质量教育创新性:
根据校友会2025专业排名显示,该专业位列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实践课程占比达42.6%,远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学生在大三即可参与海南省质检所的环境监测项目,运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设备完成土壤重金属检测全流程操作,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模式使毕业生在QSHE(质量、安全、健康、环境)岗位的适岗周期缩短60%。
就业前景呈现"双向辐射"特点:
纵向可向管理科学与工程(13.7%考研率)、横向可朝进出口检验检疫(21.3%就业率)发展。近三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在环保科技企业的平均起薪达6580元,参与编制的《游艇码头服务规范》等8项地方标准已通过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审定,印证了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嵌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