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是面向数字创意产业的高职专科专业,学制三年。该专业以培养兼具美术基础与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与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在VR/AR资源设计、交互开发、项目管理等领域的核心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虚拟现实行业的设计、开发、运维等岗位,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需求。
专业培养体系与核心课程
该专业构建了“基础技能+专项能力+综合实践”的三层培养体系。主干课程包括:
- 设计素描与平面构成:夯实美术基础与空间造型能力;
- 3D建模与ZBrush数字雕塑:掌握高精度模型制作与拓扑优化技术;
- Unity3D引擎开发:学习虚拟场景搭建与交互逻辑编程;
- VR全景视频制作:涵盖拍摄、合成与后期处理全流程。
通过虚拟现实软件(如Maya、Substance Painter)和生产性实训,学生能在仿真工作环境中完成从模型设计到项目落地的完整流程,例如在VR/AR虚拟仿真教学实训中心进行灯光渲染与引擎调试。
校企协同与教学资源
专业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与福建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共建数字(农业)产业学院,并联合华为成立ICT学院,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校内配备VR/AR实训室、华为ICT教室及大数据实验中心,提供HTC VIVE、Oculus Rift等主流设备实操环境。学生可参与职教周活动体验虚拟场景开发,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锤炼技术能力,近年已获得国赛二等奖4项、省赛一等奖5项。
职业认证与就业方向
推行“1+X证书”制度,鼓励考取虚拟现实应用开发、数字创意建模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软件开发公司、影视出版机构及互联网企业,典型岗位包括:
- VR 3D建模师:负责高精度模型设计与拓扑优化;
- VR交互工程师:开发引擎交互功能与SDK集成;
- VR产品技术顾问:提供售前方案设计与售后技术支持。
数据显示,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进入合作企业的比例达60%,部分优秀案例如林佳琪等在校期间已参与全国乡村振兴实践,获省级“优秀实践团队”称号。
专业特色与发展优势
该专业突出“一专多能”培养理念,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农业数字化结合,开发智慧农业可视化项目。例如在相思岭大学生创业园中,学生可运用VR技术模拟农作物生长环境,辅助农业经济管理决策。此外,学费标准为6000元/年,低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且提供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资助,经济门槛较低。
通过三年系统训练,学生不仅能掌握虚拟现实全流程开发技术,还能在创新创业竞赛与社会服务中提升综合素养,成为数字创意产业急需的复合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