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对专业康养人才需求的激增,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以“尊老、爱老、助老、护老”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老年健康管理全链条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隶属医药卫生大类中的健康管理与促进类,学制三年,旨在培养兼具中医传统疗法、康复理疗、健康管理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整合医疗护理、社会工作、机构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学生不仅掌握专业技术,更形成对老年群体的深度人文关怀,为养老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核心课程包括:
- 老年健康照护(涵盖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等场景化技能)
- 老年人膳食与营养配餐(结合生理特征定制科学饮食方案)
- 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涉及资源配置、服务质量控制等实务)
- 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包含心理支持、社会政策应用等内容)同时引入老年产品与服务营销等特色课程,强化学生在老龄产业中的商业运营能力。这种课程结构既对接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又融入地方康养产业特色需求。
职业资格认证方面,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证书,在校期间可考取含金量较高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
- 老年照护(初级/中级)
- 失智老人照护
- 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评估这些证书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直接挂钩,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就业方向覆盖社会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老龄产业机关单位等多元场景,且岗位需求呈现“专业+管理”双通道特征,数据显示近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90%。
校企合作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已建立北京优护万家、香菊集团大健康产业、日本介护等定向培养班。以“订单班”为例:
- 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如日本介护班增设老年介护礼仪、跨文化沟通课程
- 实践教学采用“双导师制”,由医院护理部主任与企业技术骨干联合指导
- 实习阶段直接进入合作养老机构轮岗,熟悉从生活照料到康复管理的完整流程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毕业生上岗适应期缩短至1-2个月,部分优秀学生实习期间即获管理岗位聘用资格。
专业建设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依托商洛市“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定位,学院牵头建设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发符合秦岭生态特征的康养课程模块。通过“校-政-企”三方联动机制,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社区居家养老试点项目,运用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等技能开展真实服务,这种“做中学”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为区域康养产业升级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