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的会计处理贯穿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入库及销售结转全流程。以采购1000千克棉花(单价20元)、500千克化学纤维(单价30元)及2万元辅助材料为例,需按13%增值税税率核算价税分离,并通过银行存款完成支付。生产过程涉及直接材料分配、人工成本归集与制造费用分摊,最终通过库存商品反映产成品成本。以下是各环节核心操作要点:
一、原材料采购核算
当纺织厂以银行转账采购棉花、化学纤维及辅助材料时,需区分不含税成本与进项税额。例如总采购价55,000元(含2万元辅助材料)的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 棉花20000
原材料 化学纤维15000
原材料 辅助材料2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150
贷:银行存款62150
该分录体现价税分离原则,其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可抵扣销项税额。
二、生产环节成本归集
直接材料投入
将12,000元棉花、9,000元化学纤维及10,000元辅助材料投入布料生产:
借: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布料31000
贷:原材料 棉花12000
原材料 化学纤维9000
原材料 辅助材料10000
该操作需依据生产任务单进行材料分配。人工成本核算
纺纱、织布工人薪酬40,000元计入直接人工:
借: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 布料4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40000
此处需注意区分生产人员与管理人员工资归属科目。制造费用处理流程
- 归集阶段:车间设备折旧、水电费20,000元
借:制造费用20000
贷:累计折旧/银行存款20000 - 分配阶段:按工时法分摊10,000元至布料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布料10000
贷:制造费用10000
制造费用需通过成本动因实现精准分摊。
三、产成品入库与销售结转
完工产品核算
5,000米布料总成本81,000元(含直接材料31,000元、人工40,000元、制造费用10,000元)转入库存:
借:库存商品 布料81000
贷: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布料31000
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 布料40000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布料10000
该分录实现生产成本清零与存货价值确认。销售收入确认
销售600件服装(单价200元)时需核算13%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135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600
同时按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每件11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66000
贷:库存商品 服装66000
此处体现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与存货流转假设。
通过上述流程可见,纺织厂会计需重点关注成本归集准确性与增值税链条完整性。实务中还需结合永续盘存制定期核对存货,并利用ERP系统实现采购订单、生产工单与销售出库单的数据联动,确保账实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