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商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融合了商科基础与行业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点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多证书培养等模式,培养既具备现代管理理论又掌握实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及旅游产业全链条知识,并与洲际酒店集团、中原铁道旅游集团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为学生搭建了从课堂到职场的贯通路径。
在培养目标与特色方面,该专业聚焦"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三大核心维度。课程设置既包含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等商科主干课程,也覆盖景区服务与管理、导游业务等实务模块。特别引入茶艺实训、CAD制图等特色课程,强化学生数字化服务能力。专业还实行"3+1"培养模式,设置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从旅游资源规划到旅游产品运营的全流程管理技能。
课程体系架构采用"基础理论+专业模块+实践应用"的三层递进结构:
- 通识教育阶段:通过统计学、会计学等课程夯实商科基础
- 专业提升阶段:重点学习旅游法规、酒店管理等核心课程
- 实践强化阶段: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计调业务、景区规划等实操训练学生还可考取国家导游资格证、定制旅行管家证书等职业资格认证,提升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与就业支持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学院与12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了覆盖旅行社、高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等业态的实践网络。近三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方向包含旅游集团管理岗、景区运营主管等中高端岗位。部分毕业生通过"实习转就业"机制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在师资与教学资源配置上,专业拥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12人,其中包含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标兵等优质师资。作为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会员单位,专业建设获得行业权威认证,并与京东、广发财务等企业联合开发数字化管理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接轨。这些资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旅游管理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