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紧跟行业趋势开设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构建起"基础理论+核心技能+产教融合"的立体化培养体系。该专业面向汽车工程技术人员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人员等职业群体,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与实践平台,培养具备智能传感器装调、底盘线控系统测试等核心技能的技术人才。本文将深度解析该专业的课程架构、实训体系及职业发展路径。
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采用"双轨并行"模式:
- 专业基础课程着重夯实机械与电子基础,包括汽车机械制图、单片机技术应用等学科,为后续技术学习奠定理论根基
- 核心课程聚焦前沿技术领域,设置智能传感器装调与测试、车路协同系统装调等六大模块,覆盖从部件调试到整车测试的全流程
- 特色课程融入C语言程序设计和汽车网络通信基础,强化学生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凸显"真实场景+岗位对接"特征:
- 校内建设有道路应用实训室、环境感知综合实训室等先进实验场所
- 实训项目包含智能座舱系统故障检测、车路协同系统调试等12项专项训练
- 校企合作单位涵盖比亚迪、宇通客车等头部企业,实施"岗位实习+项目实战"双轮驱动
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
- 初始岗位聚焦智能汽车装配调试、质量检测等生产环节技术岗位
- 职业进阶可向测试工程师、研发助理等方向延伸
- 证书体系包含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升学通道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等4个高职本科专业
在师资建设方面,专业组建了跨学科双师型教学团队,成员涵盖车辆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多个领域,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40%。教学团队深度参与教育部1+X证书试点,将行业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已被纳入全国智能网联客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体系,与产业界形成深度协同创新机制。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