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植根于百年学府的深厚底蕴,依托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科优势,形成了"经济+农业"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自1981年开设农业经济管理方向以来,已发展为拥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成熟学科,截至2025年累计培养毕业生超18000人。其课程体系既注重现代经济学理论构建,又强调解决"三农"经济问题的实践能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显现出独特价值。
从培养架构来看,该专业构建了"三层次"课程体系:
- 理论基础层:以《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为核心,夯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基础
- 方法工具层:通过《计量经济学》《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培养量化分析能力
- 应用拓展层:设置《农业经济学》《农村金融学》等特色课程,强化农业农村经济问题研究能力
专业师资团队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级教学标兵2人,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占比58%。其中孙自庆教授主讲的《西方经济学》创新性引入"边际效益可视化"教学法,戴强教授连续五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一等奖。科研方面,近三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在《中国农村经济》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7篇,形成"农业产业链价值重构"等特色研究方向。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产教融合特征:
- 校内资源:投入209万元建设"技术经济模拟实验室",配备SPSS、Stata等专业软件
- 校企合作:与河南省农信社共建实习基地,开展"农产品期货定价"实战项目
- 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与全国高校数字经济挑战赛,近三年获奖23项
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五年内行业留存率达78%,其中32%进入农业农村部门,29%任职金融机构。2025年双选会吸引中原银行、牧原集团等30家单位提供572个岗位,平均起薪较河南省平均水平高18%。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考研录取率连续三年超35%,多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等知名学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