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骨干专业,依托公路工程学院的优质资源,形成了以智慧公路建设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紧密对接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适应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办学特色和成果在多个领域获得国家级认证,成为西部地区交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专业定位与特色方面,该专业围绕“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聚焦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形成以设计、施工、检测为核心的能力矩阵。专业设置包括公路设计与工程管理、公路施工与项目管理两个方向,前者侧重BIM建模与勘测设计能力,后者强化智慧监测与施工技术应用。依托道桥工程智慧建造现代产业学院,校企联合开发实训项目,如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技术标准动态对接。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的构建凸显实践导向,核心课程涵盖工程制图及CAD、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技术等理论模块,同时设置BIM技术应用、公路检测技术等数字化技能课程。教学采用“理实一体”模式,通过职教云平台整合虚拟仿真资源,校内建有BIM实训室、测量实训室等10个专项实验室,校外与陕西交通控股集团等企业共建20余个实训基地,形成“课堂-实训-项目”三级能力进阶路径。
师资团队的优势体现在“双师型”结构,现有教职工48人中包含7名教授、16名副教授及2名高工,其中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以上名师5人。团队主持完成横向课题年均到款超30万元,获黄河流域产教联盟优秀教师创新团队等称号,通过“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持续提升教研能力。教师参与编制的道路桥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人员专业能力评价标准,成为全国首批行业认证依据。
在学生发展与就业方面,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团体奖33项,包括金砖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交通运输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等。毕业生可考取测量员、试验员等职业资格,就业覆盖中交二公局、中铁一局等央企,初任岗位以施工员、技术员为主,3-5年可晋升至项目经理或技术主管。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薪资水平高于陕西省高职院校平均值15%。
专业建设的社会服务与创新成果显著,牵头成立全国公路智能养护与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发的隧道工程全生命周期智慧监测系统已应用于陕西交通控股集团实际项目。通过横向课题和技术培训年均服务企业30余家,形成“专业支撑产业、产业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为交通强国战略输送兼具创新能力与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