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作为河南省首批开设歌舞表演专业的公办高职院校,凭借其独特的课程体系、丰富的实践平台和明确的培养方向,成为艺术类考生的热门选择。该专业将传统舞蹈技艺与现代舞台表现深度融合,以文化传承与职业能力为双核驱动,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专业建设的具体特征。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构建了“基础+实践+创新”的三层教学体系。核心课程包括《芭蕾基本训练》、《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基本功训练模块,同时融入《舞蹈教育学》、《舞蹈作品赏析》等理论课程,强化学生的艺术审美与教学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特别注重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例如通过汉唐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等课程模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教学资源,如2024年舞蹈专场汇报中《南音秋风执乐》等作品,成功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舞蹈的创造性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以赛促学、以演代练”的特色。校内定期举办“艺扬青春”校园舞蹈大赛和艺术展演活动,学生可通过《盛世宴歌》《唐印》等剧目展演积累舞台经验。校外则依托河南省文旅资源,参与黄河文化主题文艺汇演、旅游节庆活动等,例如在2024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晚会中,学生通过《如愿》《奋斗者·正青春》等作品展现专业素养,形成“课堂—舞台—社会”的进阶式实践链路。
招生与培养模式体现精准化定位。根据2025年单招政策,该专业属于提前批艺术类招生,设置两类选拔通道:
- 普通考生需完成“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其中专业加试要求表演3-8分钟自选舞蹈剧目,重点考察肢体表现力与创意编排能力;
- 退役士兵考生享受文化课免试政策,仅需通过职业适应性测试。培养过程中推行“双导师制”,由校内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指导,例如2022级歌舞班在毕业汇报中融合闽南文化与唐代仕女俑元素,实现教学成果向文化产品的转化。
就业方向覆盖三大领域:
- 表演类:各级文艺团体、旅游景区演艺项目
- 教育类:中小学艺术教师、培训机构舞蹈教练
- 创作类:舞蹈编排、文化活动策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依托旅游职业学院的行业背景,强化学生在旅游演艺领域的跨界能力,例如参与旅游管理学院的迎新晚会《神奇泰国》等文旅融合型节目编排,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多层次实践平台和产教融合机制,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的歌舞表演专业不仅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更培养了适应文化产业多元化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将舞蹈技艺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高职艺术类专业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