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合作的绘画(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自2017年启动以来,已成为该校国际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平台。该项目依托两校优质资源,采用中外联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美术人才。通过课程融合、师资共享、跨国学习等机制,学生在掌握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也能深度了解俄罗斯艺术体系,为职业发展奠定多元基础。
在培养模式与学位授予方面,该项目采取灵活的学习路径。学生可选择全程国内学习(4+0模式)或分段跨国培养(3+1模式):
- 国内阶段完成三年学习后,通过语言和成绩考核者,可赴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进行一年深造;
- 满足双方毕业要求的学生,将获得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书、艺术学士学位以及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艺术学学士学位;
- 未出国学习者仅获中方学位。这种设计既保障了学习自主性,又为经济或语言条件受限的学生提供了备选方案。
项目的课程体系以中俄艺术融合为核心特色。三分之一以上专业课程由俄方教师授课,重点强化俄罗斯油画技法与艺术理论。主干课程包括:
- 基础素描与油画风景等技法训练课程;
- 俄罗斯美术史与解剖与透视等理论课程;
- 素描人体与油画人体等专业进阶课程。
同时引入校际交流工作坊,通过中俄教师联合指导创作实践,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创作能力。
招生与培养严格遵循国家规范。每年面向全国招收100名学生,纳入普通高考艺术类本科批统一录取,2024年四川省内投放88个计划(艺术文80人、艺术理8人)。录取学生需达到文化课与专业课双重要求,学费标准为4万元/年。教学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由中俄教师共同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确保教学质量达到教育部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标准。
该项目的就业导向聚焦艺术行业多元化需求。毕业生可在美术教育、艺术策展、文化管理等领域发展,近年就业单位涵盖中小学、美术馆、文创企业等。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双学位背景的学生在申请海外硕士项目时更具竞争力,部分毕业生已进入列宾美术学院等世界顶级艺术院校深造。这种国际化培养路径不仅拓宽了职业选择空间,更提升了人才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艺术表达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