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作为社会管理工程系的核心专业之一,紧密围绕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物联网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了系统化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为特色,依托先进的教学资源和实训条件,致力于培养能够胜任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系统开发与运维等岗位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其课程设置与行业前沿技术深度结合,并通过丰富的校企合作项目强化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一、培养目标与模式
该专业以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感知识别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及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等核心知识,并具备物联网设备选型、项目规划与管理等能力。在培养模式上,学院采用创新协同育人机制,与山西优逸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浩泰思特科技等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四共同”模式(共同定制方案、开发课程、实施培养、评估质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例如,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开发,直接接触智能物联、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提升职业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核心、拓展三大模块:
- 基础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程序设计基础等,夯实学生电子与编程基础;
- 核心课程:聚焦传感器应用技术、物联网嵌入式技术、物联网设备装调与维护等核心技能,强化设备部署与系统开发能力;
- 拓展课程:增设Python程序基础、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前沿方向,适应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交叉应用需求。
教学资源方面,校内建有物联网综合实训室、网络综合实训室等实践平台,校外则与浪潮集团、山西索易科技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提供5G网络优化、智能微网部署等真实项目训练场景。此外,学院引入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和省级精品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同步更新。
三、师资力量与就业前景
专业师资团队由14名专兼职教师组成,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93%,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85%,包含省级教学名师和行业顾问,形成“教授+工程师”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师等岗位,就业区域覆盖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平均薪资达8000元,就业满意度超过90%。近年标志性成果包括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企合作研发项目10余项,充分体现专业的技术服务能力与行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