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师范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学科,依托政法学院的学术资源与实践平台,形成了“学科交叉、实践导向”的鲜明特色。该专业自2002年招生以来,历经20余年发展,于2022年获批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并成为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核心支撑学科。其培养体系注重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为东北地区公共管理领域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
学科建设与平台支撑
长春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以公共管理和法学学科交叉为特色,依托校内省级科研平台如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廉政建设)研究基地,以及监察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研究智库,构建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81%拥有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占比达43%,并聘请16名行业导师参与教学,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1项,科研经费超456万元,发表SSCI、CSSCI等高水平论文17篇,为学科发展提供扎实的学术积淀。
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设置采用“核心+方向+实践”三维架构:
- 理论奠基模块:涵盖政治学原理、管理学概论、行政法学等基础课程,强化学生对公共权力运行机制的理解;
- 方向深化模块:开设公共政策分析、比较政府与政治、财政税收理论等课程,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求,聚焦区域治理痛点;
- 实践赋能模块:通过模拟听证会、政府见习、公共危机应急推演等实训项目,依托5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实现“课堂—岗位”无缝衔接。
学生需掌握社会调查与统计、办公自动化、公文写作等核心技能,并完成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考核,培养政策分析、组织协调与危机应对的复合能力。
人才培养特色与职业路径
该专业以“校地协同”为培养模式,突出三大特色:
- 价值引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思政,通过廉政建设专题研讨、基层治理调研强化学生公共精神;
- 区域聚焦:围绕东北振兴战略,开设老工业基地转型政策、区域金融体制改革等特色课程,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教学案例库;
- 多元出口: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城乡社区从事管理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担任行政主管,近三年约15%学生考入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攻读硕士,部分进入纪检监察系统。
学术研究与专业升级
专业依托MPA硕士点构建本硕贯通培养体系,研究方向涵盖:
- 公共政策与治理:聚焦东北区域发展中的营商环境优化、人口流失应对等实证研究;
- 法治政府建设:开展监察体制改革与行政效能评估的交叉研究,多项成果获省级领导批示;
- 数字政府:新增政务大数据分析、智慧城市管理课程模块,响应政府数字化转型需求。
2025年起,MPA招生全面转向非全日制,强化在职人员的实践能力提升,进一步凸显专业服务地方发展的定位。
通过“厚基础、强应用、重创新”的培养路径,长春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已形成学术研究支撑实践创新、区域需求驱动教学改革的良性循环,为新时代公共治理人才培养提供了具有东北特色的范式参考。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