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自动化专业是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智能制造行业需求,构建"技术应用+工程实践"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9年起先后获批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其中65%进入比亚迪、国家电网等头部企业。通过20余个校内外实践基地和"以赛促教"机制,形成"理论-实训-创新"三阶递进培养路径,近五年斩获全国大学生智能电网竞赛特等奖等30余项国家级奖项,成为西北地区应用型自动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科定位与培养架构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复合型工程师培养。采用"三阶递进"培养模式:前两年完成《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基础课程;第三年强化《电力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核心技能;第四年实施6个月企业顶岗实习。独创"双导师制",由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授联合指导,实践学分占比35%。配备西门子PLC实训平台等设备总值超1500万元,与华晟经世共建产学合作基地,实现"教室-实验室-车间"场景贯通。
课程体系架构实施模块化整合:
- 基础理论模块:开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12门课程,构建电气控制知识体系
- 专业技术模块:设置《DCS及现场总线技术》《组态控制技术》,引入西门子工业认证标准
- 智能创新模块:开发《人工智能基础》《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对接工业4.0与智能制造2025战略需求。
实践培养机制形成四大支撑平台:
- 校企协同育人:与比亚迪汽车等20家企业开展"现场工程师"项目,累计完成50个真实工程案例
- 竞赛驱动体系:连续五年斩获"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家级奖项,2024年团队研发的《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获"互联网+"大赛国赛银奖
- 国际认证通道:可考取Autodesk CFD认证,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建立学分互认
- 创新创业孵化:学生团队开发的《工业视觉检测系统》实现技术转化,年营收超500万元。
就业发展格局覆盖五大方向:
- 工业自动化:45%毕业生任职自动化工程师,起薪6500元/月
- 装备研发:25%进入特变电工等企业担任研发工程师
- 系统集成:15%任职智能制造企业项目主管
- 教育科研:10%考取控制工程硕士继续深造
- 自主创业:5%创立工业机器人技术服务公司,年均营收超300万元。
该专业执行动态分流机制,《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需完成3个智能设备开发项目。需注意报考要求物理必选,2025年陕西录取线超省控线40分。特别设立的卓越工程师班提供国家电网定向培养名额,毕业生100%获得注册自动化工程师基础认证。建议学生强化工业互联网与机器视觉应用能力,关注数字孪生工厂与工业元宇宙的行业新趋势,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提升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