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是山西省高职艺术教育领域的重点建设方向之一。该专业立足影视传媒行业需求,以培养兼具技术实践能力与艺术创作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校企联动、项目驱动"的特色培养模式。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实训资源和行业合作三大板块,构建了覆盖影视创作全流程的教学框架,为学生在动态发展的传媒领域提供扎实的职业竞争力。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模块化设计。基础课程包含造型艺术基础、视听语言等理论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美学认知;核心课程聚焦摄影技术与艺术、影视照明、非线性编辑等实操技能,结合微电影创作、短视频制作等实战项目,强化应用能力;拓展课程则引入广告创意与策划、虚拟现实技术等前沿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设置特别强调分镜头设计与影视剪辑的衔接性训练,通过动作捕捉实训室、专业级非编机房等设施,模拟真实制作场景。
实践教学模式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学院与时光坐标影视公司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实施"PMBV"培养模式:
- Profession专业能力:企业工程师参与授课,将《影视广告创意制作》《纪录片创作》等课程与企业项目结合;
- Management策划能力:通过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等跨专业联合实训,提升项目统筹能力;
- Business商业沟通:在广告摄影、商业视频拍摄等课程中嵌入真实客户需求;
- Values职业素质: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和非遗工作室,开展文化传承类实践。这种"课堂即工作室"的模式,使学生毕业时平均拥有3-5部完整作品集。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覆盖三大领域:
- 影视摄制:涵盖电影电视剧拍摄、纪录片创作,可担任摄像师、调色师等岗位;
- 商业传播:涉及广告摄影、企业宣传片制作,对接商业摄影师、新媒体内容策划等职位;
- 文化创意:通过非遗影像记录、文旅项目视觉设计等方向服务地方文化产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部分学生进入省级电视台、知名影视公司,或通过专升本进入影视摄影与制作等本科专业深造。
专业的竞争优势源于三大支撑体系:一是双师型教师团队,包含15名学院教师与9名企业导师,其中2人具有博士学位;二是设备配置先进性,拥有价值千万的ARRI摄影机、RED数字电影机等设备,匹配影视级灯光系统;三是产教融合平台,与山西广播电视台、皇城相府文旅项目等建立实习基地,参与《如梦晋阳》等大型实景演出的摄制工作。这些资源使该专业成为山西省唯一入选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的摄影类高职专业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