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构建了"基础学科+前沿应用"的双轨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6年设立以来,依托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两大培养方向,2024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成为海南省首个数学博士点。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考研升学率达40%,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显著竞争力,学生团队曾斩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国际顶级奖项。
学科架构与培养体系凸显基础学科优势。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核心理念,实施"2+2"分段培养模式:
- 通识教育阶段:前两年主修《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16门核心课程(累计768学时)
- 方向深化阶段:后两年分设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两大方向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全国首批设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班(实行书院多导师制)
- 拥有海南省工程建模与统计计算重点实验室(设备总值超1000万元)
-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近五年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
课程体系设计锚定数智时代需求。理论教学突出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模块:包含《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拓扑学》等经典数学课程
- 计算技术模块:开设《算法设计与分析》《机器学习数学基础》等前沿课程
- 交叉应用模块:开发《数理金融》《生物信息学》等跨学科课程实践环节形成三阶递进:
- 基础实验:完成200课时数学建模基础训练
- 学科竞赛:年均参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30+赛事
- 项目实战:在海南省院士工作站参与真实科研项目
师资配置与科研平台构建高水平教研矩阵。现有专职教师77人中:
- 博士化率75%,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人
- 高级职称占比54%,组建图论与最优化方法团队等省级科研团队
- 柔性引进俄罗斯科学院院士Alexander Makhnev等国际顶尖学者科研设施包括:
- 4K超算中心(运算速度达1PFlops)
- 人工智能数学实验室(集成TensorFlow框架)
- 区块链金融仿真平台(支持跨境数据建模)
就业竞争力图谱覆盖数智经济全领域。2024届毕业生去向呈现:
- 金融科技:35%入职中国工商银行等机构(起薪8500元/月)
- 信息技术:30%进入华为等企业从事算法研发
- 教育科研:20%任教重点中学或攻读清华大学等校研究生
- 学术深造:15%获帝国理工学院等QS前50高校录取数据显示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学生SCI论文发表率达80%,持有CFA一级证书者薪资溢价40%。
教学改革突破重塑基础学科培养范式。通过"四维驱动"创新体系实现能力跃升:
- 本硕博贯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大二即可参与博士课题
- 国际认证:2024年通过AACSB国际商科认证(数学课程占比30%)
- 产教融合:与中科院共建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
- 数字转型:将量子计算基础纳入必修环节改革成果包括:
- 《微分方程》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学生团队研发的《智能库存优化系统》获国家发明专利
- 毕业生参与长征系列火箭轨道计算核心项目
未来发展定位聚焦自贸港数智需求。2025年将新增《金融衍生品数学建模》《量子机器学习》等课程,建设自贸港数字孪生研究院。依托海南国际设计岛建设规划,着力培育精通数学理论、掌握智能技术、深谙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力争三年内实现毕业生参与世界500强企业核心项目比例突破25%,持续巩固在华南地区数学学科领军地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