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商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其重点建设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始终围绕现代传媒行业需求展开人才培养。该专业依托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体系,构建了新闻传播、影视创作、新媒体三个方向并行的课程结构,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与实验教学中心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近年发展中,该专业不仅被列为校级优势专业,更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支持下,形成了“依托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
专业培养体系与核心课程
- 培养目标聚焦于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等全流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视听语言、影视摄影、剪辑技术等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创新意识和行业适应力。
- 课程体系分为三个方向:
- 新闻传播方向:侧重电视栏目策划、纪录片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培养传统媒体内容制作能力;
- 影视创作方向:强化影视短片创作、影视导演、剧本创作等创作类课程;
- 新媒体方向:开设网络短视频创作、平台运营与管理等课程,适应数字化传播趋势。
- 实践教学贯穿四年学习周期,包括:
- 校内的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含20个实训室,设备总值1207万元);
- 校企合作的项目制实践(与山西广播电视台、影视传媒公司等11家单位合作);
- 毕业设计与专业竞赛等综合性实践环节。
教学资源与专业特色
专业依托的传媒学院拥有54名专任教师,其中44.44%具备高级职称,50%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指导。教学资源方面:
- 实验设施:涵盖电视导播实验室、影视剪辑室、虚拟演播厅等,支持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合成的全流程实训;
- 学术研究:近三年承担省级课题13项,发表论文69篇,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
- 学科交叉:课程融入艺术学、传播学、文学等学科内容,例如影视美学、媒介素养等拓展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就业方向与行业竞争力
毕业生主要流向广播电视媒体、影视制作公司、新媒体平台及文化传播机构,从事节目编导、影视导演、内容策划等岗位。具体就业路径包括:
- 传统媒体:电视台栏目策划、纪录片导演、新闻采编;
- 影视行业:影视短片创作、剧本开发、制片管理;
- 新兴领域:短视频运营、新媒体内容生产、直播策划。根据2022年调研数据,该专业学生就业满意度达4分(满分5分),体现出较强的职业适应力。随着网络视听行业的快速发展,专业增设的新媒体方向课程进一步拓宽了就业市场,例如网络平台的内容策划与数据分析岗位需求显著增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