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作为江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覆盖旅游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等多元路径强化实践教学,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5%以上,在江西省内旅游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三大核心能力的塑造:
- 语言沟通能力:通过旅游英语口语等课程强化英语表达
- 管理决策能力:设置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等课程培养定量分析能力
- 实践操作能力:在酒店管理、景区运营等模块设置仿真模拟实训这种"语言+管理+实践"的三维培养模式,使学生既掌握旅游学概论等理论课程,又能通过3D模拟导游实训室等先进设施提升职业技能。
专业课程体系凸显三大特色:
- 学科交叉性:融合管理学与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
- 行业前瞻性:开设创意旅游学等新兴课程
- 地域针对性:设置江西经济社会文化相关教学内容核心课程包括旅游目的地管理、现代酒店管理等15门主干课程,构建了从旅游产品开发到服务管理的完整知识链。特别是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应对行业规范变化的适应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四维联动"特征:
- 校内实训:建有智慧旅行社实训室等11个专业实验室
- 校企合作:与明月山风景区等30余家单位建立实习基地
- 学科竞赛:近三年获全国导游模拟大赛等赛事奖项20余项
- 国际交流:开展与马来西亚沙巴大学等院校的"3+1"联合培养这种实践体系使学生毕业时平均持有2-3个职业资格证书,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方面呈现"双高"特点:
- 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五星级酒店任职比例达65%
- 地域集中度高:53.57%选择在江西本地就业,形成区域人才集聚效应近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在旅行社经营管理和旅游市场营销领域表现突出,部分优秀校友已成为宜春市文旅企业的中坚力量。随着赣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进,专业对接地方文旅产业升级需求的优势更加凸显。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