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之一,2019年入选江苏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该专业依托文法系的教学资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融媒体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传媒人才。专业课程体系涵盖新闻传播理论、实务操作技能、影视制作技术三大模块,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聚焦全媒体传播能力和社会观察力的双重塑造。核心培养方向包括:具备新闻采编、节目策划、影视制作的实务操作技能;掌握新闻传播学内在规律与融媒体技术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形成跨学科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通过四年系统化培养,学生能胜任广播电视机构、新媒体平台、企事业单位的传播策划与内容生产岗位。
课程设置体现三大特色:
- 理论根基深厚:核心课程包含新闻学导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发展史等基础理论课程,构建学生对传媒生态的认知框架
- 实务模块完整:实践性课程占比超40%,包含电视摄像、影视后期合成、纪录片创作等操作性课程,配备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虚拟演播室等教学设施
- 技术前沿性强:开设网络传播学、新媒体应用基础等课程,融入无人机航拍、AR/VR内容制作等新技术教学内容
专业构建了"课堂+工作室+项目"的三级实践体系:
- 第一课堂设置电视节目类型与策划等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强化基础技能
- 第二课堂依托大学生传媒中心等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电视台节目制作
- 第三课堂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对接扬州广电集团等传媒机构开展真实项目实训
在就业竞争力方面,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路径:
- 传统媒体领域:约35%进入省市县级广电机构从事记者、编导工作
- 新兴媒体行业:超40%任职于网络视频平台、MCN机构的内容生产岗位
- 企事业单位:约20%在政府宣传部门、企业品牌策划岗位发挥专业优势
- 升学深造:近年考研录取率稳定在15%左右,主要方向为新闻传播学、影视艺术学等
该专业通过"产教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教育改革,建立了包括微电影创作大赛、融媒体工作坊在内的特色培养机制。学生作品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江苏省传媒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充分体现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随着长三角地区传媒产业的升级发展,该专业毕业生在智能媒体运营、数字内容生产等领域具有持续增长的职业发展空间。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