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始终聚焦现代制造业需求,构建了以数字化模具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冲压模具和注塑模具两大技术方向,通过校企合作与真实项目实践,着力培养掌握CAD/CAM技术、数控加工工艺和模具调试维修等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就业领域覆盖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产业,近五年企业满意率稳定在90%以上。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基础+专项+实践”三层递进模式。机械制图及CAD和工程力学构成理论基石,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与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强化专项能力,而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和模具CAD/CAM则通过虚拟仿真与真实设备操作衔接生产场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中嵌入了国家中级模具设计师职业标准认证要求,确保学生毕业时同步获得模具制造工四级证书,实现“学历+技能”双认证。
技能培养方案强调全流程能力塑造,具体表现为:
- 设计阶段:要求完成中等复杂度模具的数字化建模与工艺分析
- 加工阶段:掌握数控铣床、电火花加工等设备的编程与操作
- 质检环节:运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精密检测
- 管理维度:培养生产计划编制与质量控制的初步能力这种培养路径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沈阳金杯模具、华晨宝马等企业的真实工作标准,缩短岗位适应周期。
实训资源配置体现“虚实结合”特色。校内建有数控加工中心和3D打印实训室,配备价值超亿元的数控特种加工机床与数字搅拌站模拟系统;校外与沈阳模具制造中心、富士康集团等30余家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推行“教室即车间、作业即产品”的教学模式。这种配置使学生在掌握逆向建模、快速成型等前沿技术的同时,能直接参与企业新品试制项目。
就业服务体系构建了校企双元驱动机制。专业与宁波方正模具、上海申驰实业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设置“模具项目工程师”定向班。数据显示,毕业生在汽车模具领域的初次就业率超过96%,5年内晋升为模具设计师或工艺工程师的比例达45%。更有多名校友在智能制造与模具精密检测领域创业成功,形成显著的行业影响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