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发展成果。该专业源于2003年原林学院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几经发展,在专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为众多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成长平台。
一、专业基本情况该专业于2012年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19年成为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空间信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通过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良好知识结构,具备解决资源监测和生态环境评价等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在相关地学领域或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是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之处本专业师资力量强劲,所有专业教师均取得博士学位,且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颇高,这使其与国际著名高校的交流十分广泛。专业将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深度结合,重视“3S”技术在资源调查与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这里具有理学学士、农学硕士、农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还可招收博士后。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综合培养,课程体系涵盖数学、计算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实践过程包括课内试验、实验课、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
本专业施行本科生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全程指导学业。设有4个校外实习基地,注重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的培养。学生可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像“全国高校GIS应用开发设计大赛”等。
三、专业课程设置核心课程丰富多样,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区域分析方法、摄影测量学、地图学、遥感概论、遥感地学分析、卫星导航定位理论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应用开发、地理信息服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等。
四、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就业方面,就业面广泛、口径宽阔,就业率和就业能力较高。以往毕业生读研率在50%左右,考研的选择范围广,诸多名校都在其中,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还有中国科学院的相关研究所。
近三年升学率均在42%以上(含推免),且升学“985”或“211”院校的学生占95%以上。再看毕业升学情况,像2023届的付龙慧保送武汉大学,2022届的谢文琪保送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届的王雪阳保送国防科技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