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自1993年设立广告设计方向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与融合,已成为国内品牌设计领域的领军者。该专业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建设需求,依托学校“大商科”学科优势,构建了“品牌+设计”的专业特色,2021年获批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培养体系注重艺科融合与东方设计思维,既强调国际化视野,又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和创新型设计人才。以下从培养路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及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专业以品牌创意能力与综合设计能力为核心,着力打造适应数智时代需求的设计人才。学生需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基本理论与实用技能,通过多领域融合课程与跨学科项目实践,形成系统的创意、表现与推广能力。培养方向覆盖品牌形象、广告创意、包装设计等领域,毕业生可服务于品牌传播机构、企业设计部门及文化教育单位,从事设计、教学、研究与管理等多维度工作。
专业课程体系以模块化设计为特色,突破传统学科限制,构建灵活多元的学习路径。核心课程包括:
- 字体设计与图形设计,奠定视觉语言基础
- 品牌识别设计与品牌形象推广,强化品牌服务能力
- 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及导视系统设计,提升综合应用技能
- 新媒体设计等前沿课程,对接融媒体时代发展趋势通过将商业设计比赛、企业实际项目引入课堂,实现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有机融合,形成“课程命题—设计提案—社会实践”的闭环教学链。
实践教学体系以校企协同育人为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多层次产教融合平台。专业与京内外多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邀请行业设计师参与授课,年均开展137项大型设计项目,其中三分之一方案被实际采用。学生广泛参与IF奖、红点奖等国际赛事,近五年累计获奖621项,团体奖9项,形成“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此外,通过工作坊、创新创业项目等课外实践,延伸教学场景,强化设计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
师资队伍由17名专任教师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博士占比35%,形成学术与实务并重的教学团队。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7项,出版专著12部,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艺术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这种“学术研究+行业实践”的双重背景,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学科前沿及产业需求同步。
就业与深造方面,专业展现出显著优势。近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就业满意度达100%,主要就职于奔驰、阿里、完美世界等知名企业设计部门。深造路径多元,除本校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外,学生可考入清华美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或赴欧美艺术院校留学。这种“市场化能力+学术潜力”的双向培养模式,使专业成为艺术设计领域人才培养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