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作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特色专业,依托数学科学学院深厚的学科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不仅是重庆市唯一通过师范类专业中学数学教育二级认证的标杆项目,更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与省部级实践基地,近三年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80余项,展现出强劲的学术竞争力与社会认可度。这些优势使其成为西南地区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也为后续多维度的专业剖析奠定了基础。
在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方面,该专业构建了以院士领衔、国家级专家支撑的学术梯队。专任教师中教授占比超40%,包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家优青等顶尖人才,形成覆盖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与教育研究的复合型师资结构。教学成果上,团队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多项省部级奖项,并依托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科研平台,将前沿数学理论与基础教育实践深度融合。这种"强师资+重实践"的模式,使学生在数学建模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中屡获佳绩。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师范性与应用性的双重导向,通过三类核心模块塑造复合能力:
- 数学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17门主干课程,建立严密的数学思维体系
- 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数学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强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 交叉拓展课程:引入数学建模、程序设计与算法实现等技术课程,拓展数据分析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特别设置的初等几何研究、竞赛数学等特色课程,直接对接中学教学需求,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闭环。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专业构建了"三位一体"培养路径:
- 校内实训:通过微格教室、数学实验室开展教学模拟
- 基地实习:依托重庆市校外理科实践基地,进入中小学进行顶岗教学
- 竞赛驱动:以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赛事为平台检验学习成果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教学能力显著提升,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60%进入基础教育系统担任骨干教师,部分优秀学生入职当年即获市级教学竞赛奖项。
科研创新平台为专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作为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要建设单位,该专业深度参与智能算法、金融数学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学生可进入最优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或在认知智能与数智金融实验室接触大数据分析项目。这种"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使本科生早在大二阶段就能接触国家级课题,近年毕业生考研录取院校中不乏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顶尖学府。
面对教育现代化转型,该专业率先开展卓越教师实验班与拔尖人才特色班改革,引入"双导师制"(高校教授+中学特级教师联合指导)。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STEAM课程开发等新兴领域,毕业生展现出强劲的适应能力。数据显示,从事教育科技工作的毕业生中,15%进入在线教育头部企业担任课程研发主管,印证了专业培养的前瞻性。这种传统师范底蕴与时代需求的精准对接,正是该专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