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高职院校,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民航运输服务专业是该校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核心专业。该专业依托行业资源优势,围绕"智慧民航"发展趋势,构建了"专业知识+IT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为民航运输类企业输送兼具当代民航精神和高技能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其95%以上的毕业生就业率和上海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果,彰显了专业实力与行业认可度。
在培养模式上,该专业采用"三三三"综合素质培养框架:
- 三类复合知识:整合民航运输业务知识(如旅客/货物运输流程)、IT技术应用(如离港系统操作)和管理基础理论;
- 三类核心能力:强化职业技能(票务销售、载重平衡计算)、服务能力(客户沟通、应急处置)和创新思维(智慧民航解决方案设计);
- 三类职业素养:培育安全意识(危险品运输规范)、服务意识(贵宾接待标准)和民航精神(团队协作与责任担当)。这种培养体系通过校企订单班和跨岗位实训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课程体系构建呈现"双轨并重"特点:
- 理论课程覆盖民航运输核心模块:《民航旅客运输》《危险品航空运输》被列为上海市精品课程,配套《飞机载重平衡》《航空市场营销》等特色课程;
- 实践教学依托国内顶尖实训平台:建有离港模拟大厅、航空模拟货站等设施,开展1+X证书试点(民航运输地面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设置客票销售、货运操作等仿真实训项目。特别配备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可模拟机场全流程作业场景。
就业方向形成多元辐射格局:
- 主要岗位集中在航空公司(东航、春秋航等)的客运销售、地面服务;
- 机场运营(上海机场集团)的贵宾接待、航班调度;
- 延伸领域涵盖商务旅行服务公司、航空物流企业的电商运营和新媒体营销。值得注意的是,民航电子商务方向毕业生可从事"互联网+民航"融合岗位,如OTA平台运营、航旅数据挖掘等新兴领域。
该专业的差异化优势体现在:
- 行业认证体系:作为全国少有的CCAR-147部维修培训和CCAR-66部考点资质院校,实现教学标准与民航规章无缝对接;
- 贯通培养通道:与5所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贯通项目,并为高本贯通(航空旅游服务方向)提供学历提升路径;
- 国际接轨能力:通过IATA(国际航协)认证课程,使学生掌握航空运输国际公约和跨境电商规则,适应全球化民航市场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