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水务管理专业作为专科层次的重点建设方向,隶属于水利大类中的水利工程与管理类,学制三年。该专业立足水利行业智能化发展需求,以培养掌握水务工程规划、施工管理、信息化技术等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依托学院在水利领域的深厚积累,专业被列为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重庆市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
从课程设置来看,专业构建了“基础+应用+创新”的三层结构。主干课程涵盖水务工程图识读与绘制、工程测量、水力学等基础学科,同时强化水务管理信息化、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前沿技术模块。实践环节占比突出,例如水处理运行与管理实训通过模拟真实水务场景提升操作能力,而工程招投标课程则融入企业案例,增强项目管理思维。此外,学院引入虚拟仿真技术搭建智慧水务平台,支持学生进行防汛抗旱模拟、水电站远程运维等数字化训练。
实践教学平台是专业发展的核心优势。学院联合成渝地区水利行业及企业共建水利水电智能化公共实训基地,配备工业4.0水工智能化工厂、智慧能源生产性综合实训中心等设施,覆盖29个专业领域。学生可参与真实项目如城市管网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并在产教融合示范园区中对接企业需求,完成从实习到就业的闭环培养。这种“实习即生产”的模式使学生毕业时能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在行业对接与就业方面,专业面向水务工程公司、水环境监测站等企事业单位,重点培养城市水利工程规划、给排水系统运维、水资源调配等岗位人才。据统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高位,部分学生进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水利项目,参与智慧水务系统的开发与实施。学院还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定向输送人才,合作企业包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区域龙头水务集团。
未来,专业将围绕智慧水务和双碳目标深化教学改革。一方面强化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在课程中的渗透,例如新增水务数字化孪生系统实训模块;另一方面拓展与环保、新能源领域的交叉融合,开设海绵城市设计、再生水循环利用等选修方向,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需求。通过持续优化“政行校企”协同机制,该专业有望成为西南地区水利智能化人才培养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