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城市学院研究生院(浙大城市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浙大城市学院作为杭州市属公办本科高校,近年来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快速发展。自2022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来,学校已形成以专业学位为主体的培养体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科研创新、汇聚优质师资等举措,逐步构建起具有城院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其教育体系既注重学术积淀,又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学科布局、培养机制和成果产出等方面均展现出独特优势。

浙大城市学院研究生院(浙大城市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一、学位点建设与学科布局

学校现有电子信息、土木水利、设计3个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并依托浙江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科布局覆盖工学、理学、艺术学等八大门类,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8个学科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通过"联合培养+自主培养"双轨并行模式,累计招收21届联培研究生990余人,在校生规模达333人,形成涵盖本硕博的多层次培养体系。这一布局既体现学科交叉优势,又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

二、培养模式与创新机制

学校构建了政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重点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培养方案中突出:

  • 学术型与专业型分类培养:学术学位侧重学术素养与科研创新,专业学位强调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 双导师制保障:现有261名硕士生导师、16名博导,其中包含浙江大学等高校优质师资
  • 竞赛驱动创新:2023年承办"滨创杯"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大赛,斩获一等奖2项,近三年联培研究生获发明专利112项

三、招生选拔与培养质量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采取初试60%+复试40%的选拔机制,复试重点考核专业素质、外语能力及心理素质。学校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

  1. 多维考核体系:包含思想政治、科研潜力、实践能力等5个维度
  2. 心理素质测试:线上心理评估纳入录取参考
  3. 成果导向培养:近三年联培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SSCI论文49篇,获全国智能车竞赛一等奖等高水平奖项

四、资源支撑与平台建设

学校拥有30余个科研机构,包括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7个省工程研究中心,为研究生提供先进科研平台。通过"5215高水平人才计划"引进顶尖学者,目前师资队伍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领衔团队及青年英才。校内的脑与认知研究院、先进材料增材制造中心等平台,与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完整链条。

五、发展定位与社会影响

学校定位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地,毕业生多就职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形成良好社会声誉。通过建设科教创新综合体,将研究生培养与杭州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未来计划拓展硕士点至11个学科,强化与浙江大学等高校的联合培养机制,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区域服务能力与学术影响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南昌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怎么样?
下一篇:会计分录中借方应如何正确使用?

热门推荐

浙大城市学院研究生院(浙大城市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浙大城市学院作为杭州市属公办本科高校,近年来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快速发展。自2022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来,学校已形成以专业学位为主体的培养体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科研创新、汇聚优质师资等举措,逐步构建起具有城院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其教育体系既注重学术积淀,又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学科布局、培养机制和成果产出等方面均展现出独特优势。 一、学位点建设与学科布局 学校现有电子信息、土木水利、设计

2026年浙大城市学院研究生考试难度大吗?(难度较难)

浙大城市学院作为杭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建的全日制公办高校,近年来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快速发展。其前身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20年获得杭州市政府超常规支持后,学科建设和招生规模显著提升。从2025年招生信息来看,该校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设计等十余个硕土专业,报考热度逐年上升。但考生需注意,其考研难度受多重因素影响,需结合自身情况综合判断。 一、学校层次与竞争环境 浙大城市学院虽为地方

浙大城市学院(考研)怎么样?2026年口碑综合实力档次评价

浙大城市学院作为杭州市属公办高校,前身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依托浙江大学的学术资源和杭州市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该校研究生招生以全日制为主,涉及智能科学、电子信息、土木水利等学科。结合其招生政策、考试难度和录取数据来看,其研究生入学竞争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具体难易程度需结合专业差异、个人准备和招考趋势综合评估。 一、整体难度:专业分层明显 浙大城市学院的研究生考试难度呈现显著的专业差异。

浙大城市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怎么样?

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型高校,浙大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三链融合"特色培养模式,构建起覆盖房屋建筑与交通土建两大方向的全方位育人体系。该专业不仅是教育部首批CDIO改革试点专业,更依托浙江省城市盾构隧道安全建造与智能养护重点实验室等三大省级科研平台,形成了智能建造领域的显著优势。在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土木水利专业以41名硕士生导师和5名博士生导师的雄厚师资,面向全国接收调剂考生,展现
 浙大城市学院 评论  3周前

浙大城市学院的人工智能专业怎么样?

浙大城市学院的人工智能专业立足电子、信息、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优势,以自动驾驶、智慧交通、低空智联网等前沿领域为突破点,构建了“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俄罗斯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和智慧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通过科教创新综合体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并与吉利集团、海康智联、零跑汽车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以城市为实验室”的实践生态。这一布局既回应了国家
 浙大城市学院 评论  3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