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的建筑学专业立足国家城乡建设需求,以五年制本科培养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兼具建筑师职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构建了涵盖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工程技术的多维课程体系,并通过"思政育人专业教学"模式,将文化传承与实践创新深度融合。其核心优势在于既强调建筑设计方向精专,又注重拓展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跨领域素养,形成"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格局。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三个维度:一是夯实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核心能力;二是培养建筑力学、结构、材料等工程技术基础;三是强化历史文脉理解与现代技术应用的贯通性思维。课程体系以建筑设计初步为切入点,通过中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建立时空认知框架,配合建筑物理、城市规划原理等支撑学科,形成"历史-理论-技术-实践"四维联动的教学闭环。
实践教学体现三大特色:
- 沉浸式文化考察:如2024年组织的苏州园林考察,通过留园、拙政园等古典建筑解析,训练学生对空间处理技艺和文化符号转译能力
- 创新性实体搭建:以"建筑日"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瓦楞纸建筑模型制作,培养立体空间建构与材料性能掌握能力,2023年第四届活动以"原·巢"为主题探索人居与环境关系
- 跨学科场景实践:横店影视城考察将影视建筑复原与历史场景再现结合,在秦王宫、圆明园夏园等项目中理解建筑的时代性表达
专业建设突出职业适应力培养,就业方向覆盖三大领域:
- 设计机构:从事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方案设计
- 工程领域:参与施工图设计、建筑材料研发与建筑设备管理
- 文教管理:进入科研院所从事理论研究,或承担专业教学与管理毕业生既掌握建筑设计规范等硬技能,又具备文化自信建构与历史责任传承的软实力,这种"技艺双修"的特质使其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培养全过程。在苏州园林考察中,通过《烟消云散·林则徐》等剧目演绎,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建筑日"活动则结合世界人居日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建筑师的社会责任。这种培养模式既塑造了专业技术能力,又培育了立足本土、服务社会的职业价值观,使人才培养真正实现德才兼备。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