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于2022年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教育部职业教育重点支持的新兴专业,其定位紧密对接国家“幼有所育”政策与三孩生育配套服务需求。该专业以“育护养管融合”托幼一体化服务人才为培养核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校企合作、课证融通等模式构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既涵盖婴幼儿生理发展、心理行为等基础学科,又融入急救护理、机构运营管理等实践技能模块,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框架。
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四维融合”
专业采用“会育、知护、善养、能管”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将教育照护、医学护理、生活照料和管理运营能力深度融合。例如,“会育”要求掌握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策略,“知护”侧重卫生保健与急救技能训练,“善养”涵盖膳食营养与安全看护知识,“能管”则聚焦托育机构运营与课程开发能力。这种模式通过“一践行、二学会、三有、四会、五敢、六能”六步走路径,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托育人才,最终实现“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手上有活”的职业目标。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创新
在课程建设上,专业构建了“三线并进、保教融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将婴幼儿健康照护、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课程有机整合。核心课程包括《婴幼儿回应性照料》《婴幼儿游戏活动实施》《托育机构管理实务》等,覆盖从生理基础到机构运营的全链条知识。同时推行“课岗证赛互融”教学模式,将职业资格证书(如育婴师、幼儿照护中级证书)考试内容嵌入课程,并依托省级以上实训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室开展技能训练,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实践教学与校企协同育人
专业与滁州市、安庆市等地20余家托育机构及医疗机构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双主体”育人机制开展岗位实践。例如,学生分批进入墨子巷幼教集团、东方幸福国际月子中心等单位,参与婴幼儿健康监测、活动组织及机构管理等实务操作。校内建有婴幼儿护理、早期教育理实一体等7类实训室,配备智慧教室和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形成“校内模拟+校外实战”的立体化实践体系。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验证了实践教学成效。
师资力量与就业前景
教学团队由师德高尚、双师型教师主导,兼具婴幼儿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理论功底与行业实践经验。团队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并参与1+X证书考核标准制定,推动教学与行业前沿同步。就业方向覆盖托幼机构、早教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岗位需求旺盛。据《“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全国需新增450万个托位,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婴幼儿保健、机构管理及家庭养育指导等工作,起薪水平高于区域服务业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