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历经近五十载发展,已形成"师范特质突出、实践能力扎实、文化传承创新"的办学特色。该专业肇始于1976年创办的小学美术教育方向,2014年升格为专科层次办学,2019年并入新成立的美术学院,依托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的建设基础,构建起贯通基础教育与艺术设计的培养体系。作为学校首批品牌专业,其师资团队包含教授1人、副教授9人,建有覆盖传统绘画到数字媒体的12类实训室,在长三角地区设立20余个实践基地,展现出强劲的办学实力。
课程体系凸显"三能并重"培养理念:
- 造型基础能力:通过素描、色彩、中国画等17门核心课程夯实艺术功底,采用"工作室制"开展油画、漆画等方向性创作训练
- 教育教学能力:设置美术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课程,配套开发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引入"U-G-S协同培养"机制
- 设计创新能力:开设电脑图形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模块,依托艺术设计系资源开展跨专业项目实践,近五年学生获省级竞赛奖项30余项
教学创新体现"双元驱动"特色:
- 传统文化活化工程:建立非遗研究中心,将蓝印花布、板鹞风筝等非遗技艺融入工艺制作课程,完成省部级传统文化研究课题6项
- 产学研融合平台:与亚美尼亚国立美院共建艺术研究中心,开发"美术教育+乡村振兴"实践项目,教师团队签约横向课题经费超200万元
- 认证导向质量体系:2020年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构建"产出导向"的课程评价机制,教师资格证国考通过率连续五年保持100%
就业布局呈现"三位一体"格局:
- 基础教育领域:毕业生任职小学美术教师比例达62%,培养出江苏省特级教师等杰出校友
- 文化创意产业:近三年38%毕业生进入广告设计、数字媒体领域,与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立定向输送通道
- 终身发展通道:提供"3+2"专本衔接培养方案,与意大利佩鲁贾美术学院等10所海外院校开展学分互认,升学率稳定在25%以上
该专业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实现师生作品双入选的突破,教师团队近五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形成教学与创作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通过"大艺术"文化理念与"新师范"培养模式的深度融合,正在培育兼具审美素养与教育智慧的新时代美育工作者。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