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最早开设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的高职院校,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其独特的培养体系,在2024年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彰显了该专业在产教融合与技术创新领域的突出实力。这一成果背后,是学院将区块链平台框架搭建、智能合约开发、系统测试调优等产业需求深度融入教学实践的持续探索,通过“以赛促教、赛课融通”模式培养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建设与教学特色
学院构建了以网络空间安全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为依托的区块链教育生态。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 双师型师资团队:配备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授3人、产业教授5人及企业高级工程师,形成“理论+实践”双轨教学体系
- 模块化课程设计:围绕共识算法开发、DApp应用开发等核心技能,设置《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智能合约技术与原理》等12门专业课程
- 真实项目导向:与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将区块链5G物联网安全实训室打造为技术孵化基地,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院采用“2.5+0.5”进阶式培养机制,前两年半聚焦区块链系统运维、密码学应用等基础能力训练,最后半年通过360、深信服等企业的顶岗实习强化实战经验。备赛过程中独创的“四阶训练法”——题库强化、实战演练、压力测试、复盘优化——使学生在2024年省赛中共完成区块链产品需求分析17项、智能合约部署43次,技能达标率达98%。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可考取区块链系统集成与应用等5类1+X证书,就业领域覆盖政务、金融、医疗等9大行业。
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
依托潍坊市区块链安全重点实验室,专业团队已开展智能溯源技术开发等横向课题5项,获2023年金砖国家技能大赛三等奖。实训平台集成百度知链教学系统,可模拟企业级区块链节点部署与运维场景,支持同时开展联盟链开发、DApp测试等18类实训项目。这种“教学-研发-服务”三位一体模式,使该专业成为山东省区块链技术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该专业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持续输出复合型技术人才。数据显示,2024届毕业生在区块链应用开发岗位就业率达82%,平均起薪较传统IT岗位高出23%,印证了学院“拥抱区块,链接未来”教育理念的前瞻性。这种深度融合产业需求的教育创新,正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