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北省重点师范院校,湖北师范大学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该校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品牌专业优势,构建起“理论+实践+文化”三维育人体系,形成了覆盖大中小学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格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到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从课程思政品牌到红色精神宣讲,其创新路径既体现师范院校特色,又彰显时代育人要求。
在理论武装体系建设中,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课程,通过“三会一课”“主题班会”“青马工程”等载体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特别在数字赋能方面,建成思政VR体验中心,学生可沉浸式体验“重走长征路”等场景,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认知。同时,国家级教学团队“勤敏课程思政刘敏工作室”联合全国370余名教师开发“思政引领、六位一体、四维联动”金课模式,打造出“中英经典诗文创意朗诵大赛”等特色品牌。
实践育人机制的创新体现在三个维度:
- 教学实践:开展“达成杯”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通过“武术+思政”“舞蹈+思政”等跨学科融合提升师范技能
- 社会实践:构建“1+4+N+X”志愿服务体系,培育“一路黔行”等国家级支教团队,年均组织近万名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
- 文化实践:举办“习言习语硬笔书法竞赛”“启梦青春艺术展”等活动,用艺术创作深化价值认同
学校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优势,牵头成立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具体实施路径包括:
- 与10余所院校共建市域共同体,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
- 依托湖北水泥遗址博物馆等国家级实践基地开发工业文化课程
- 制定省级评价方案和市级实施方案,承办中小学思政教师省培项目
- “鸿骐”宣讲团开展30余场红色精神传播活动,形成“鸿志骐行,志愿万家”服务理念
在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学校建立“三审三校”制度强化意识形态管理,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完善人才培养标准。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稳居高位,近五年为中学输送骨干教师占比37.6%,进入党政机关占比28.9%,另有19.5%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其“1+4”教育教学模式(1个专业核心+4大能力模块)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专业排名位列全国第74位(四星级)。
这种创新育人体系取得显著成效:累计获批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单位等8项国家级平台,在权威期刊发表思政一体化建设论文20余篇,典型经验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30余次。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沙龙等新载体持续深化,学校正朝着建设“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