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全国首家新能源专业院校,其光伏工程技术(光伏产品检测技术)专业依托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产教融合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以610117_1为代码,构建了涵盖材料检测、组件制造、电站运维三大领域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具备光伏产品全流程质量管控能力的技术人才,其毕业生在光伏产业链中承担着保障产品质量与系统稳定性的关键角色。
在课程设置方面,该专业采用"基础理论+核心技能+行业实践"的三级递进模式。专业基础课程包含普通化学、机械制图、理化基础与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等学科,为光伏材料特性认知奠定科学基础。核心课程聚焦光伏材料加工技术、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技术等生产工艺,特别强化硅材料检测技术和质量管理等关键能力模块。通过光伏组件制造实训、电池组件的清洗实验等实践课程,学生可掌握组件EL测试、IV曲线分析等实操技能。
校企合作是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支撑。学校与宁波瑞元天科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江西展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形成"教室+车间+电站"的立体培养场景。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
- 光伏材料理化性能检测专项训练
- 光伏组件层压工艺质量监控
- 电站现场PID效应检测
- 智能运维系统数据采集分析通过真实生产环境中的岗位轮训,学生可快速适应光伏质检工程师、电站运维技术员等职业要求。
就业方向呈现纵向贯通产业链的特点。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硅材料纯度检测(晶硅杂质分析、多晶硅电阻率测试)
- 电池片电性能检测(转换效率验证、隐裂排查)
- 组件出厂检验(热斑测试、耐候性评估)
- 电站系统检测(绝缘阻抗检测、阵列功率验证)特别是在双面组件检测、PERC电池工艺监控等新兴领域,专业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可满足企业对复合型检测人才的需求。
专业发展前瞻性体现在智能检测技术的课程迭代。随着光伏行业向大尺寸硅片、钙钛矿叠层电池方向升级,该专业新增人工智能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检测规范等教学内容。依托校内光充一体电站车棚等示范项目,学生可接触无人机巡检、红外热成像诊断等先进技术,契合行业对数字化检测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