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与信息大类的重点专业,现代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产教融合、技岗对接"的培养模式,着力打造具备基站建设与维护、网络优化等核心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以5G技术和物联网为教学场景,依托移动通信实训室、VR+5G虚拟仿真实训室等先进设施,构建了覆盖通信全产业链的实践体系,其毕业生在通信工程、网络运维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的岗位适应性。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采用"2+0.5+0.5"分段式培养模式,前两年聚焦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等基础理论,后半年进行基站设备调试专项实训,最终半年通过企业顶岗实现岗位对接。核心课程包含:
- 电子技术(模拟/数字电路设计与分析)
- 光纤通信技术(光传输系统组建与测试)
- 移动网络优化(无线参数调整与覆盖增强)
- 通信工程设计制图(AutoCAD工程图纸绘制)
实践环节占比达63%,包括通信设备调试实训、校外参观实训等模块,形成"理论验证→专项训练→综合应用"的进阶路径。
教学模式与实训条件
专业构建了"三环四阶六步"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项目驱动将真实工程案例融入教学。校内建有:
- 移动通信实训室:配置4G/5G基站仿真设备
- 网络优化实训室:安装华为ENSP网络模拟平台
- 应急通信实训室:涵盖卫星通信与微波传输系统
学生在第三学年需完成通信工程勘察设计、网络开通调试等6类岗位任务,实训时长累计1020学时。这种"教学工厂"模式使毕业生能直接操作通信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等专业设备。
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就业岗位覆盖通信全产业链,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
- 工程建设类:通信线路施工技术员(月薪4500-6000元)
- 运维优化类:网络规划工程师(月薪6000-8000元)
- 产品服务类:物联网解决方案专员(月薪5000-7000元)
近三年该专业就业满意度达4.4分(满分5分),85%毕业生进入中国移动、华为合作企业工作。职业晋升通道明确,从初级技术员到项目经理通常需要3-5年实践积累。
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区别于传统通信专业,该专业突出数字化转型能力培养:
- 引入ICT融合课程体系,增设JAVA语言程序设计、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交叉学科
- 对接华为HCIA认证、5G移动网络运维证书等职业标准
- 实施"双导师制",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毕业设计指导
在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专业团队斩获通信网络部署赛项二等奖,验证了"以赛促教"的显著成效。
学习建议与发展规划
建议新生重点突破高等数学和C语言编程两大基础学科,同时关注:
- 考取电工证(第二学期完成)
- 参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实训(第四学期)
- 选修专业英语提升外文设备操作能力
职业规划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年夯实电路设计与调试基础,次年主攻网络优化技术,最终通过顶岗实习确定专精方向。对于意向专升本的学生,建议加强数字通信原理等理论课程学习。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