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金融工程专业作为中国内地首批设立的量化金融本科专业,自2002年创立以来始终引领行业发展,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所在应用经济学获评A类学科。该专业依托百年商科底蕴,构建"理论筑基-量化训练-实战创新"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近五年深造率超65%,毕业生在证监会、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就业率稳定在95%,主导研发的智能风控系统应用于沪深交易所。
学科定位与历史积淀
专业以应用经济学A类学科为支撑,形成三大核心优势:
- 学科开创性地位:全国首批5所设立本科专业院校,自主设立首个金融工程博士点;
- 军工基因延伸:承担C919供应链金融风控等23项国家重大专项,参与制定《商业卫星发射国际公约》;
- 数字技术融合: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设区块链金融合约等前沿课程。
四阶递进培养体系
专业实施"筑基-融合-实战-突破"全链条培养:
- 数理基础筑基:前两年主修随机过程、金融计量,完成160学分核心课程体系;
- 量化技能融合:必修衍生品定价、机器学习,掌握Python量化编程等15项数字技能;
- 交易所实战淬炼:在大商所完成6个月量化交易实训,2025届团队研发的智能做市算法日均交易量破10亿;
- 国际认证突破:85%学生获得FRM认证,与哥伦比亚大学实施"3+1+1"本硕贯通培养。
课程架构与教学创新
教学体系呈现"双轨并行"特征:
- 理论实务模块:构建金融工程-风险管理-金融创新知识链,开发虚拟交易所仿真平台;
- 数字技术模块:开设高频交易算法、数字孪生风控等前沿课程,年均产出20+智能金融模型;
- 双语教学体系:30%课程全英文授课,编写《量化金融英语实务》等特色教材。
实践平台与行业衔接
专业构建"四位一体"培养生态:
- 政校协同网络:与证监会共建智能监管实验室,技术支撑北交所开市;
- 国际赛事体系:连续五年斩获WFE量化交易大赛金奖,算法应用于沪港通交易;
- 校企联合创新:与中金公司共建量化工坊,管理百亿级私募FOF组合;
- 创业孵化机制:校友创立"量擎科技",智能投顾系统服务500+金融机构。
就业前景与行业贡献
毕业生形成三维职业发展矩阵:
- 量化金融领域:45%任职中金量化部、摩根士丹利FICC,管理千亿级衍生品头寸;
- 金融科技领域:30%进入蚂蚁金服,主导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研发;
- 学术研究领域:25%深造于MIT斯隆管理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厦门大学金融工程专业以"顶天立地"为育人内核,开创了"军工基因-数字赋能-全球治理"的创新范式。其将元宇宙虚拟交易与高频做市算法深度融合,既延续了中国量化金融黄埔军校的学术传统,又创新性地注入生成式AI策略与量子计算风控的科技元素,为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持续输送兼具数理思维与金融洞见的新时代量化精英。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