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的法学专业自2000年设立以来,始终秉持“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重应用”的培养理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特色。依托文法学院近40年的办学积淀,该专业在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注重与海洋经济、涉外法律等领域的结合,为地方发展和国家战略输送了大量应用型法律人才。
在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方面,法学专业构建了覆盖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海商法等核心课程的多维知识框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海商法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海洋特色,与学校“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研究中心等平台形成联动。此外,课程还融入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涉外法律内容,并通过双语教学和国际合作(如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的师资合作)强化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是该专业的另一亮点。现有17位专任教师中,11人具有高级职称,9人拥有博士学位,且超半数教师具备律师或法律职业资格,形成了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师团队不仅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还在海洋资源开发法律保障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近五年获得5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教学提供了前沿理论支撑。
实践教学体系上,专业通过模拟法庭、刑侦综合实验室等校内平台,以及26家校外实习基地(如连云港市人民法院、南京海事法院)构建了“双轨制”培养模式。学生可参与涉外海事法治人才协同培养项目,或通过法律职业英语培训提升实务能力。数据显示,近年毕业生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参考通过率超30%,部分学生进入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深造,或赴爱丁堡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海外名校留学。
就业与升学方面,专业以95%以上的就业去向落实率展现出较强竞争力。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党政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部门,尤其在海洋经济纠纷解决、港口海事法律咨询等领域表现突出。2023年该专业在江苏省录取分数线达568分,反映出社会认可度的持续提升。未来,随着学校“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大学”建设的推进,法学专业将进一步强化海洋法治、涉外法律等特色方向,为区域法治建设和国际海事规则制定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