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作为财经商贸大类的重点方向,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资产管理与评估领域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育人导向,强调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融合,为学生搭建起从校园到职场的桥梁。下文将从培养体系、课程特色、实践路径及发展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于解决资产估值、管理咨询及产权交易等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掌握资产评估实务、企业价值评估等核心技能。通过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等课程夯实理论功底,同时引入无形资产评估、财政与金融等进阶内容,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这种设计不仅契合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还通过沟通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力。
课程设置凸显了专业性与前沿性。核心课程分为基础与实务两大模块:前者涵盖经济法基础、统计学基础,后者则包括资产评估专业知识与智能估值数据采集实务。此外,融入大数据技术应用、Python财务基础等数字化工具课程,响应行业智能化转型趋势。这种“理论+技术+场景”的课程结构,确保学生既能处理传统评估任务,也能应对数据资产等新兴领域挑战。
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实现能力转化。例如,学校与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与“1+X”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学生可参与财务共享中心、虚拟仿真智慧税厅等实训项目,模拟资产抵押、企业改制等真实业务流程。这种“入学即进企”的模式,将课堂学习与岗位实践无缝衔接,强化了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应用能力。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进入资产评估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从事资产核算、税务筹划等工作。据统计,该校财经类专业应届生初步落实率近80%,且专升本率达25%以上,部分学生通过考核进入广西财经学院等本科院校深造。行业数据显示,随着企业并购重组需求增长,具备智能财务分析与大数据审计能力的毕业生更具竞争力。
综合来看,该专业通过“三全育人”改革与双高专业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优势。未来可进一步深化跨境资产评估等特色方向,例如借助RCEP合作框架,拓展国际化课程资源,从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