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新疆地区较早开设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该专业紧密围绕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多元化的证书获取路径以及深度的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具备工业互联网实施、运维与安全管理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聚焦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岗位群,强调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学生需掌握工业网络集成、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安全审计等核心技能,同时注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以电工电子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导论为基础,逐步深化至网络互联技术和工业数据分析技术,形成从基础理论到行业应用的完整知识链。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模块化与实践性,主干课程包括:
- 程序设计基础与数据库技术:为工业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奠定基础;
- 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涵盖设备安全配置、应急响应等实操内容;
- 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结合企业真实场景开展系统部署实训。课程设计注重与1+X证书考核标准对接,例如通过考取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可同步完成岗位能力认证。
在职业发展路径上,该专业提供三条上升通道:
- 学历提升: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一等奖者可保送专升本;
- 技能认证: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及工业互联网工程师系列证书;
- 就业衔接:面向工业网络系统集成、智能生产项目实施等岗位,毕业生可担任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或网络工程师。学院与1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和校内实训基地(如电气自动化实训室)强化实践能力。
专业建设的资源优势显著,学院投入2000万元建设工业互联网实训中心,配备25个实验实训室及14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50%,同时依托甘泉堡产教实训基地项目(占地580亩),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生产现场的无缝对接。这种“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工业物联网设备调试、数据可视化平台开发等真实项目。
从行业适配性来看,该专业精准对接工业互联网工程实施、运行维护、应用开发三大岗位群,尤其在新疆能源产业集群升级背景下,毕业生在新能源设备联网监控、工业安全防护等领域具备显著就业优势。数据显示,近年该专业学生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双证书获取率达70%,印证了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